- 主頁
- 政治
- 聯邦政治
【報道】人權組織最新報告:加拿大如何打擊跨國鎮壓與外國干擾?
這份報告給加拿大政府提出了37項建議。

2021年7月,支持維吾爾人獨立的穆斯林學生戴著面具,在印尼的中國大使館前抗議。
照片:Associated Press / Dita Alangkara
星期一(9月18日),加拿大非政府機構“人權行動組織,Human Rights Action Group”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標題就是:打擊在加拿大的跨國鎮壓與外國干擾 (新窗口)。
也恰恰是在星期一,政府任命的外國干預特別調查員、魁北克省上訴法院法官霍格(Marie-Josée Hogue)正式開始就此進行聽證。
人權行動組織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人權律師薩拉·泰克(Sarah Teich)是撰寫這份報告的三位主筆之一。
她向加廣中文透露,多年來,她和團隊經常與來自專制國家的流亡人士接觸,包括維吾爾人、藏人、泰米爾人等。他們發現,跨國鎮壓是每個異見人士日常性需要面對的威脅,但在加拿大,政府給他們提供的幫助非常少。

國際法專家沙拉·泰奇。
照片:Radio-Canada / MLI
為此,他們進行了一年多的調查,與異見人士以及機構進行訪談,最終出臺了這份報告 —— 這是他們撰寫的調查報告中,耗時最長的。
我們在調查中確認,極權專制政府針對加拿大人的跨國鎮壓行為包括:直接攻擊、恐嚇、暗殺威脅、網絡攻擊、通過代理人控制、脅迫返回、濫用國際刑警組織,干擾民主選舉、校園監督和騷擾異見人士、以及對學術機構研究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的滲透等。
這份報告的完成得到了九個流亡團體的協助和支持,并有專門章節介紹了中國、俄國、伊朗等威權國家針對加拿大的干擾特點和方式等。
泰克希望,這份調查報告能讓不同的流亡社團走到一起,大家團結形成一個聲音,讓政府在調查外國干擾的過程中能夠聽到并聽取他們的建議,并從立法和政策上進行調整和補漏。
給政府的37項建議
泰克介紹說,在一年多的調研中,他們走訪了多位流亡者,聽取他們的意見,并在報告中給加拿大政府提出了37項建議。
報告認為,加拿大政府的司法以及國家安全機構需要明確意識到,跨國鎮壓的嚴肅性,制定明確的公共政策指導。
在具體實施上,報告建議,加拿大需要修訂相應法規,不僅是制定外國代理人注冊法案,還應該更新加拿大安全情報服務法、信息法、游說法、選舉法等,令其涵蓋到跨國鎮壓和外國影響力因素;需要加拿大政府各部門之間明確合作關系,比如就此培訓警方、以及校園安保機構,監測和追蹤跨國鎮壓;需要成立應對外國干擾專門委員會;需要為受到騷擾和威脅人士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幫助,設立跨國鎮壓受害者基金等等。
其他建議還包括了,應該與國際上相同價值觀盟友合作,制定一項關于跨國鎮壓的具體條約,學習其他國家在應對外國干擾方面的經驗等。
建議中還提及,專制國家通過國際刑警組織,濫用紅色通緝令和擴散系統來騷擾和恐嚇其海外目標,加拿大應建議國際刑警組織停止這類濫用。
泰克則批評加拿大政府在這方面做得太少,很多流亡人士,盡管生活在加拿大,也還是深陷恐懼與擔心,無法感到安全。
她以流亡藏人拉莫(Chemi Lhamo)為例,2019年2月,因當選著名學府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UTSC)學生會會長,她受到了有組織的抵制和各類騷擾,但無論是學校的安保還是警方都無法有效對她進行保護。而這類事件幾乎每天都在加拿大上演。
專門涉及中國的章節
報告引述2023年3月加拿大情報安全機構(CSIS)的聲明:中國的外國干涉活動是對加拿大國家安全最大的戰略威脅
,中國利用其掌握的所有國家權力直接從事威脅加拿大國家安全和主權的活動
。
報告還總結了中國干擾活動的特點:
首先是干擾活動針對許多群體,包括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政治異見人士、人權活動人士、記者和被指控腐敗的前內部人士。
其次,干擾活動涵蓋了全方位的策略,包括間諜活動、人身攻擊、網絡威脅、和使用代理人脅迫等。
最后,報告稱,中國干擾加拿大的廣度和規模是無與倫比的。
泰克認為,如果加拿大政府意識到中國干擾的危害,就應該立即終止與中國政府在1994年簽署的《刑事司法互助條約》 ,停止協助中國以反腐敗名義進行的獵狐行動
和天網行動
—— 這兩個行動脅迫受到指控的人返回中國。
她還認為,加拿大皇家騎警應該明確宣布,他們關閉了所有中國在加拿大設立的警務站。
接受行動組調查訪問的維吾爾人活動人士卡妍·馬西莫夫(Kayum Masimov)表示,每一個在加拿大的維吾爾人都有一個遭到中國跨國鎮壓的故事,每個人都受到了影響。
泰克呼吁政府正視威脅,及時行動,以防止更多流亡人士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