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國際

【報道】悼念武漢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去世三周年,加拿大公民會:拒絕遺忘

釋放白紙革命被捕者。

Li  Wenliang

今年2月7日,是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去世三周年,海外很多城市組織了悼念活動。

照片:Radio-Canada / Assembly of Citizens/Twitter

RCI

今天(2月7日)是新冠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去世三周年,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包括紐約、洛杉磯、波士頓、柏林、倫敦、以及加拿大的多倫多、蒙特利爾都舉行了悼念活動。

加拿大公民會(Assembly of Citizens)組織了在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的悼念活動、公民會會長韋斯特.楊(Wester Yang)告訴加廣中文:

今年是疫情爆發第三年,但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疫情海嘯依然是進行時,我們這次活動不光是要紀念李文亮,也是紀念其他因為疫情和封控,包括烏魯木齊火災慘劇的受害者,同時呼吁,釋放白紙革命被抓捕的年輕人。
引自 韋斯特.楊

他表示,三年前,是因為悼念李文亮醫生的集會,公民會正式成立。三年過去了,回溯到疫情爆發,如果中國政府是一個正常的政府,如果李文亮醫生的警告能夠得到重視,而不是被打壓被訓誡,全球性的這場大疫情是否可以避免呢?而如果你深入分析,就會發現,所有這一切,是因為中國的黨國體制。

加拿大公民會主席韋斯特.楊,右,與世維會主席Dolkun Isa,中,公民會副主席林立桐,在抗議現場合影。

李文亮悼念活動與維吾爾人悼念“二五慘案”一起舉行。加拿大公民會主席韋斯特.楊,右,與世維會主席Dolkun Isa,中,以及林立桐,在抗議現場合影。

照片:Radio-Canada

參加周末悼念活動的中國民主陣線成員蔣佳冀告訴記者,悼念李文亮是非常有必要的,他是一個象征,希望如果下一次出現饑荒或是疫情,有人能夠更勇敢的站出來警告世人。

他表示,自己最近了一本書,是楊顯惠先生的《定西孤兒院紀事》,講述的是六十年前的中國三年大饑荒。作者通過采訪和記錄在一個孤兒院里的孩子們,描述他們原生家庭的悲慘故事。

六十年前的三年大饑荒到底死了多少人我們不得而知,六十年后的新冠死了多少人我們還是不得而知。可我們能知道的是,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民族還是會有像李文亮還有和他同時被訓誡的其他7人,熱帶雨林(成都封城吹哨網民),蔣彥永(非典吹哨人),還有更多無名的被中共政府誹謗為造謠者的爆料人。也有像寫《定西孤兒院紀事》三部曲,《方方日記》,《丁莊夢》的作者們。或許我們眼前暫時只有黑暗,可記住和傳承他們的故事與行為,或許在下一個六十年后可能的災難能被及時制止。
引自 蔣佳冀
蔣佳冀(左)在多倫多參加悼念李文亮去世三周年的活動。

蔣佳冀(左)在多倫多參加悼念李文亮去世三周年的活動。

照片:Radio-Canada / Assembly of Citizens/Twitter

李文亮醫生去世三年,海內外的中國民眾始終沒有忘記他。他的微博賬號成了民眾的哭墻,也成了大家的樹洞,超過一百萬網民在他最后一條微博下留言。

在他去世周年紀念日,加廣記者查看最新留言,其中一條寫道:看到這里,懷念的我的母親,去世了三年。家沒了。在哪都是漂著;另一條則重復了李文亮的名言: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去世三年的李文亮醫生最后一條微博下,已經有超過百萬條留言,而且有更多人涌進來留言。

去世三年的李文亮醫生最后一條微博下,已經有超過百萬條留言,而且有更多人涌進來留言。

照片:Radio-Canada / Weibo

紐約中央公園里的李文亮長椅,也時常有人送上鮮花悼念。

可以說,李文亮成為了中國三年疫情的象征性人物。

他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提醒周圍的人注意而遭到警方訓誡 —— 三年之后,中國政府公開的疫情的感染死亡數字與國際媒體與研究者的模型數據相去甚遠。

最近,中國國內陸續傳出消息,參與白紙革命抗議的不少年輕人被當局逮捕 —— 當中大部分為女性。

公民會在蒙特利爾舉辦的悼念李文亮、聲援白紙革命被捕姐妹活動。

公民會在蒙特利爾舉辦的悼念李文亮、聲援白紙革命被捕姐妹活動。

照片:Radio-Canada / Assembly of Citizens/Twitter/Montreal

采訪/編輯:Yan Liang

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