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社會

【報道】中僑互助會創立五十周年!行政總裁周潘坤玲:慶祝和回顧將貫穿一整年

中僑創會會長葉吳美琪:當初的目標就是想成為一座橋

Queenie Choo

中僑互助會及中僑基金會行政總裁周潘坤玲(Queenie Choo)介紹創會五十周年慶祝活動。

照片:Radio-Canada

RCI

今年,總部設在溫哥華唐人街的中僑互助會(S.U.C.C.E.S.S) (新窗口)迎來了創會五十周年。

從1973年,幾位義工為香港新移民提供小型咨詢講座開始,到現在,中僑發展成為了提供安置、就業、語言、家庭問題、長者、以及可負擔住房服務等加拿大最大移民服務機構之一,每年為7萬移民和難民提供服務,真正成為了移民與社區的橋梁。

中僑互助會及中僑基金會行政總裁周潘坤玲(Queenie Choo)接受加廣中文采訪時表示,創立五十周年來,中僑互助會秉承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宗旨,服務對象已經遠遠超越了華裔社區。

在其700多名員工中,有一半是非華裔員工。過去這幾年,除了華裔新移民,他們也負責安置來自敘利亞、阿富汗、以及烏克蘭難民。

2023年這一整年,我們會有一系列的活動慶祝中僑五十年。看到今天的成績令我們非常感慨和欣慰。讓我們一起來展望未來,能夠更多的為新移民、長者進行服務,并在可負擔房屋,移民服務方面更上層樓。
引自 周潘坤玲
Meeting

中僑互助會五十周年慶祝,其社交媒體上推出一系列圖片和視頻,回顧該會歷史。圖為七零年代中期,中僑舉行移民講座。

照片:Facebook/S.U.C.C.E.S.S

一系列的慶祝

周潘坤玲也詳細介紹了慶祝活動中的幾個重頭項目:

2月:與中僑過往的創會主席與資深管理者聚餐慶祝,感謝他們過往對中僑發展做出貢獻,并一直關注中僑成長。也會頒發中僑五十周年紀念勛章,在社交媒體展開宣傳中僑五十年重要事件與人物 (新窗口)。BC省長尹大衛也會對中僑多年貢獻做出嘉獎。

5月:中僑在國會山(S.U.C.C.E.S.S on the Hill)。計劃在加拿大議會山舉辦招待會,讓加拿大東部社區也了解中僑的作用;

4月:中僑星輝夜慈善捐款晚會,明星慶祝中僑五十周年;

7月:中僑百萬行,這也是溫哥華最具標志性的籌款活動,今年已經是第38屆,在斯坦利公園舉行;

秋季:全體員工五十周年慶典,舉辦一場千人宴。

周潘坤玲表示,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僑曾面臨困境,但是全體員工很快通過學習,掌握了互聯網服務的技能。而現在,實體移民服務已經全面恢復,而遠程網絡服務也成為了新常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而且更加安全和方便。

背景:

中僑互助會(S.U.C.C.E.S.S)是加拿大規模最大的非盈利性社會服務機構,它的愿景是共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加拿大社會... 并為包容社區做出貢獻

中僑互助會于1973年在溫哥華成立。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了擁有在BC省、安大略省、和中國、韓國等地擁有辦事處的移民服務機構,雇員超過七百人,義工超過兩千五百人。它的服務范疇也早已超越華裔社區。

為新移民/難民提供安置服務,包括接待、英文課程、就業培訓等、為社區老人服務、及提供可負擔住房,是該機構的三大重要服務方向。

目前,中僑互助會的服務經費大部分來自聯邦和省政府撥款,小部分來自社會捐贈。

中僑創立的目標:希望成為一座橋

中僑互助會創會會長葉吳美琪女士近照。

中僑互助會創會會長葉吳美琪女士近照。

照片:Radio-Canada / Dave Roels

中僑互助會的創辦人之一葉吳美琪(Meggie Ip)在接受加廣記者電話采訪時曾經表示,中僑互助會的成功得益于它始終堅持自己服務移民、多元包容的價值觀。

你看到我們中僑的標志,是兩座橋,我們那時候的定位是橋梁,希望新移民來到,有我們這個橋可以跨到主流社會,另外一條是,主流社會可以跨國這座橋,認識新移民。
引自 葉吳美琪

她介紹說,自己是來自香港的移民。1967年,加拿大政府修改了移民條例,使用打分制 —— 計算你的教育、年齡、以及技能等,決定你是否取得移民資格。而也是在那一年,香港發生暴動,令港人移民加拿大人數驟增,曾經有過一年五萬移居加拿大的記錄。

但在五十年前,加拿大沒有任何為新移民安置和融入提供服務的機構,連英語為第二語言課程(ESL)都沒有。而且,當時沒有互聯網,新移民礙于語言等障礙,資訊來源非常欠缺。

有鑒于此,葉吳美琪等幾個人決定以小型講座的形式,邀請能夠使用粵語的專業人士,比如律師、會計、醫生等,為香港新移民提供資訊,這就是中僑互助會的前身。

回首五十年,葉吳美琪表示,當年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在加拿大,通過的所有法律或是政策都能夠考慮和納入移民。新移民來到這里,能夠很容易得到需要的服務和咨詢,不會面對那么大的困境。

我感覺,50年來,我們中僑互助會,一直是在朝那個方向發展的,而且也實現了不少當年的目標,是我當時完全想不到的。同時,我們還拓展了為長者的服務和開發可負擔房屋等,也是當年沒有想到的。
引自 葉吳美琪

采訪/編輯:Yan Liang

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