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2. 藝術

【報道】著名藝術家杰夫.沃爾為何選擇溫哥華唐人街獨立畫廊做個展? 總監龍邃洋:藝術堅持是值得的

杰夫.沃爾的《云城內外之景觀》正在沙甸咸水埠展出。

Jeff Wall

杰夫.沃爾在沙丁咸水鋪的個展《云城內外之景觀》上。

照片:Radio-Canada / Lam Wong

RCI

加拿大著名藝術家杰夫.沃爾(Jeff Wall)的最新個人展覽《云城內外之景觀》(Views In and Out of Vancouver)  (新窗口)正在位于溫哥華唐人街的沙甸咸水埠(CANTON-SARDINE) (新窗口)獨立藝術空間展出。

杰夫.沃爾 (新窗口)是加拿大最負盛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時隔14年,首次在自己故鄉溫哥華的個人展覽,選擇了溫哥華唐人街的獨立畫廊沙甸咸水埠。策展人是藝術家王藝林(Lam Wong ),展覽將持續到3月25日。

開幕式上,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這間獨立藝術空間做展覽的時候,76歲的杰夫.沃爾輕描淡寫表示,因為他們問了我

而畫廊總監龍邃洋接受加廣中文采訪時表示,自己對此感到喜出望外,因為與杰夫.沃爾合作的都是頂尖的美術館,就算是獨立空間,溫哥華也有很多更加出名。

我覺得,他選擇我們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空間,是因為他認可我們堅持的藝術方向,對我們,這真是一個莫大的鼓勵和支持。
引自 龍邃洋
3 men

《云城內外之景觀》開幕式上,從左至右,策展人王藝林,著名藝術家、策展人鄭勝天,以及沙甸咸水埠總監龍邃洋。 (攝影:Roy Hoh)

照片:Radio-Canada / Roy Hoh

云城內外之景觀

老華僑將溫哥華稱為云城,而這次《云城內外之景觀》共展出了四幅作品,其中三幅是杰夫.沃爾于1987 年至 1999 年之間拍攝的溫哥華的景觀作品,并使用他標志性的透明膠片燈箱進行展示。

作品拍攝的是當年的北溫哥華、新威斯敏斯特、和素里,與現在的景觀對比來看,可謂是另一個時代。

我之所以制作風景或城市景觀……是以研究(外來者)移居過程,并從中去識別景觀中可能隱藏的其他(族群)要素。
引自 杰夫.沃爾

龍邃洋解釋說,杰夫.沃爾拍攝這些景觀,希望過上若干年,讓新一代的人看到溫哥華當年的模樣,讓大家反思城市發展需要什么。而他的主題相當大部分是關于溫哥華的,包括社區對原住民的誤解,對亞裔的歧視,黑人在社群不可見的現象,白人中低層社區的面貌,都是他畫面里強烈表達的東西。

杰夫.沃爾《運城內外之景觀》展覽。

杰夫.沃爾《運城內外之景觀》展覽。

照片:Radio-Canada / Canton-Sardine

誰是杰夫.沃爾?

杰夫.沃爾出生于溫哥華,得到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碩士學位,英國倫敦大學的考德魯特美術研究所繼續深造。

在超過四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杰夫.沃爾的作品“通過擺拍和對圖片多種元素的修改重組完成作品,或直接建構于早期繪畫作品之上” 而著稱,他稱之為電影式攝影過程 —— 也打破了人們對攝影的固有觀念。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了《遭洗劫的房間》(1978)、《女人肖像》(1979)《死亡部隊的談話》(1992)、《一陣風》(1993)等。

他在當代藝術攝影界富有盛名,并于2002年獲得哈蘇攝影獎。

2021年,沙甸咸水埠的王慶松展。

2021年,沙甸咸水埠的王慶松展。

照片:Radio-Canada / Canton-Sardine

沙甸咸水埠

龍邃洋畢業于廣東美術學院雕塑系,并曾在法國學習電影。之后,他有六年的時間,在廣州參與策展工作。

2018年,他與中山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教授楊小彥共同在溫哥華成立了這個獨立畫廊,并始終堅持以自己的藝術標準來選擇展覽藝術家。

倆人為這個空間取名沙甸咸水埠,咸水埠是廣東人對溫哥華唐人街的舊稱,而沙甸則代表著藝術家自運營機構。

沙甸咸水埠位于奇花街新華中心的地下一層,面積約1000平方尺(約92平方米)。

我一直在反問自己,這個堅持有沒有意義?在絕大部分時候,我們不可以靠銷售來盈利,因為我們不是商業畫廊,我們就是一個獨立藝術畫廊,我們有自己的標準,也曾策劃過很多新晉藝術家的展覽。我一直很擔心和懷疑,我們所堅持的藝術方向,是否能長久。但這件事情(杰夫.沃爾個展)之后,我覺得這是值得的。
引自 龍邃洋

龍邃洋也饒有興趣向記者講述了杰夫.沃爾結緣的過程。

2021年4月,他與楊小彥教授策劃展出了國內藝術家王慶松的攝影作品展,并以此參加了溫哥華的Capture攝影節。

結果,王慶松的這個展覽得到了首屆印刷大獎,Printing Price,和一萬加幣獎金。

當時,Capture攝影節的評審克勞迪婭.貝克(Claudia Beck)以及當地著名評論家、收藏家安德魯.格魯夫(Andrew Gruft)來到了沙甸咸水埠,當面對王慶松作品表示了極大的贊賞。

而之后沒多久,沙甸咸水埠突然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就是杰夫.沃爾 —— 這令龍邃洋很吃驚,一時還有些慌亂。

他記得,杰夫.沃爾當時對展覽看得津津有味,非常仔細。而且,連王慶松展覽中的幕后紀錄片也看完了。

龍邃洋是直到最近才了解到,早在杰夫.沃爾尚未成名之時,勞迪婭.貝克和安德魯.格魯夫就開始支持他的藝術,并是杰夫.沃爾作品的最大藏家。

之后,2022年6月,杰夫.沃爾再次來到沙甸咸水埠觀賞空間的另一個展覽《茶碗》 (新窗口)—— 這是個能令七、八十年代溫哥華藝術家產生共同回憶的主題。

也是在那次展覽中,王藝林大膽向杰夫.沃爾提出,是否可以在沙甸咸水埠做一個個展。

杰夫.沃爾當時的回答是,自己要考慮一下。

過了一個月,杰夫.沃爾給王藝林打了電話,很鄭重地告訴他,自己考慮了很久,決定答應他們的要求。

(楊曉彥與龍邃洋的YouTube頻道對談:藝術有用嗎?)

采訪、編輯:Yan Liang

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