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2. 艺术

【报道】艺术家李珍华个展“在我的昨天”将于哈利法克斯加拿大移民博物馆举行

策展人丹.科林(Dan Colin):李珍华(JJ Lee)的家族经历了加拿大华裔移民每一个里程碑式转折事件,这个艺术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JJ Lee family 1975

李珍华的全家福。左一为李珍华的母亲王楚娴,右一为她的父亲李潮铨,前排穿白衣的小女孩是李珍华。照片大约拍摄于1975年。

照片:Radio-Canada / submitted by JJ Lee

RCI

位于哈利法克斯的加拿大国家移民博物馆(Canadian 将在5月13日推出华裔艺术家李珍华(JJ Lee)个人展览《在我的昨天,In My Yesterday》,通过绘画、影像、装置等方式,展现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四代人超过100年的个人史。

策展人丹.科林(Dan Conlin)接受加广中文采访时表示,在加拿大历史上最歧视性法案《排华法案》通过100年之际,我们选择推出一位华裔艺术家的个人展览。

它展示了法案给华裔社区家庭好几代人带来的恐怖压力。李珍华的家族经历了加拿大华裔移民几乎每一个里程碑式事件,这个艺术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看到她的家庭经历的艰难、悲剧、奋斗、和韧性。
引自 丹.科林

李珍华出生在哈利法克斯,目前是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副教授。

本次展览将从5月13日持续到7月28日,展厅位于加拿大移民博物馆Pier21的一层。

  • 1来自16 : 李珍华展览作品中的在洗衣店里的祖父。, 照片:Radio-Canada / JJ Lee
  • 2来自16 : 李珍华代表祖父母James and Hoi Lee捐赠给加拿大移民博物馆的竹篮子茶具,这是当年修建太平洋铁路时华裔工人的保暖茶具。, 照片:Radio-Canada / Dan Colin / The Canadian Museum of Immigration at Pier 21
  • 3来自16 : JJ Lee曾祖父Lee Wing的人头税收据。, 照片:Radio-Canada
  • 4来自16 : 1970年代,JJ Lee一家的全家福,奶奶(中)和父母,三位姐姐Bonny, Susan, Cyndy 与哥哥 Wayne。, 照片:Radio-Canada
  • 5来自16 : JJ Lee的父亲与他的同学们。, 照片:Radio-Canada
  • 6来自16 : JJ Lee父母在哈利法克斯的婚礼,Fred Lee大学求学期间,也在这间餐馆打工。, 照片:Radio-Canada
  • 7来自16 : 艺术家JJ Lee。, 照片:Radio-Canada
  • 8来自16 : JJ Lee的祖父James Lee, 照片:Radio-Canada
  • 9来自16 : JJ Lee祖父曾拥有的洗衣店 Charlie Wah Laundromat旧址。, 照片:Radio-Canada
  • 10来自16 : JJ Lee的祖父在自己的洗衣店。, 照片:Radio-Canada
  • 11来自16 : 大哥哥死后,JJ Lee一家搬进了新房子,也就是在这个房子的阁楼上,JJ重新发现了家族历史。, 照片:Radio-Canada
  • 12来自16 : JJ Lee发现的旧帐本,显示的年份是1930年。, 照片:Radio-Canada
  • 13来自16 : 在阁楼上发现的洗衣店口袋。, 照片:Radio-Canada
  • 14来自16 : JJ Lee与母亲Miranda Lee的合影。, 照片:Radio-Canada
  • 15来自16 : JJ Lee和母亲。, 照片:Radio-Canada
  • 16来自16 : 疫情期,加拿大国家移民博物馆装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 照片:Radio-Canada / Yan Liang

经历了所有里程碑式的事件

李珍华的曾祖父一代就来到了加拿大,参与修建了太平洋铁路,在缴纳了人头税后,留在了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好不容易他回中国成家有了孩子,但《排华法案》出台,与家人骨肉分离近二十年。他们家庭曾经营过洗衣店和餐馆 —— 这是当时华裔允许从事的少数商业领域,而且遭遇各种歧视。但他们从不放弃,目的就是让他们的后代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2020年底,李珍华的父母决定卖掉房子,搬入长期护理中心。

在清理房子的过程中,李珍华在阁楼上找到了祖父和父亲一辈留下的大量珍贵文物和图片,比如1917年曾祖父的人头税证明,当时作为华裔社区小银行的保险柜,大量的照片和幻灯片 —— 这令她第一次深入了解自己家族过去的百年历史。

曾祖父的人头税证明令我心潮汹涌,令我开始了这一段研究,希望更多了解家族历史和他们在加拿大的生活。
引自 JJ Lee

她当时决定把家族文物捐赠给加拿大移民博物馆。之后,受到这些文物和图片启发,开始用绘画的形式重新诠释这些形象 —— 这才有了这次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

Dan Conlin, Pier 21

加拿大移民博物馆Pier 21策展人Dan Conlin(本人提供)。

照片:Radio-Canada

李珍华的作品非常漂亮,做到了绘画艺术和历史的独特而富有野心的结合。
引自 丹.科林

比如有一辐作品《家谱,Family Tree》,由李珍华的父亲写下家族人们的名字,然后李珍华创作了形象。

他也赞叹,李珍华展览中对纸张的运用令他着迷。她的一些作品画在家族留下来的洗衣店包装纸上面的。移民纸(文件)和洗衣店的包装纸成为了她的画布,融合了历史和艺术,美丽而富有寓意。

科林还称赞,李珍华是非常棒的合作者。

父亲李潮铨:为女儿骄傲

加广中文曾经在2021年11月采访过李珍华,那时候,整个展览还在酝酿之中。

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她的母亲去世,她和哥哥姐姐把父亲接到了多伦多。

在护理中心,李潮铨用粤语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广东开平,因为排华法案,直到18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

不过,他的学业成绩一直很好。他是新斯科舍省第二位得到工程学位的华裔,并在耶鲁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新斯科舍省政府的工程部门,担任部门主管。

他还继续经营餐馆,和太太养育了五个孩子,一直热心社区事务。

李珍华告诉记者,父亲很多的记忆消失了,但是简短的聊天过程中,李潮铨向记者描述了他第一次坐飞机离开家乡,经香港、温哥华,再坐上五六天的火车抵达哈利法克斯的情景。

他也表示:

我在加拿大的生活并不艰难;我的人生没有遗憾。
引自 李潮铨
 Basket tea set

李珍华代表祖父母James and Hoi Lee捐赠给加拿大移民博物馆的竹篮子茶具,这是当年修建太平洋铁路时华裔工人的保暖茶具。

照片:Radio-Canada / Dan Colin / The Canadian Museum of Immigration at Pier 21

李珍华说,父母对加拿大始终充满感谢和感激,说加拿大欢迎我们来到这片土地。他们从没有教给孩子们中文,就是希望一切重新开始,关于故国往事,都是过去了,他们始终不愿意提及。

记者就此询问李潮铨,为何没有向孩子们提及过往的经历。

他摇摇头表示,那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情。

可顿了顿,他又说,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过去,这是对的。

得知李珍华的个人展览我的昨天即将开幕,李潮铨几次表示,非常为女儿感到骄傲。

采访/编辑:Yan Liang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