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社会
【专访】她推动设立了“亚裔文化月”,参议员利德蕙:寄语年轻人,勤奋与专注是成功关键

加拿大第一位亚裔参议员利德蕙女士,她在2002年推动将每年五月确定为“亚裔文化月”。
照片:Radio-Canada / Photo courtesy of Vivienne Poy
“我最大愿望是种族歧视在加拿大彻底消失”
2002年5月,根据加拿大第一位亚裔参议员利德蕙(Vivienne Poy)女士提出的动议,联邦政府正式确认,每年的五月为亚裔文化月
。
加拿大多元与包容部部长胡森(Hussen)在今年的亚裔文化月
表彰了多位对加拿大做出杰出贡献的亚裔
,当中就有利德蕙女士。
亚裔文化月
活动在加拿大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利德蕙女士对它的发展,作用,以及个人愿望又有哪些呢?
利德蕙女士通过视频接受了加广中文台记者的采访。

加拿大表彰亚裔对社区贡献。
照片:Radio-Canada / AHM
最大愿望是种族主义彻底消除
在亚裔文化月确立之前,我一直感觉,加拿大社会中,亚裔仿佛是不存在,听不到我们社区的声音。所以,我提出动议,设立亚裔文化月,让亚裔的历史文化在加拿大有更多曝光的机会,让全社会明白,亚裔历史文化就是加拿大传统的一部分。
2001年,利德蕙的这项动议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之后,她花了很多时间和努力,与联邦政府以及文化遗产部沟通。
终于在2002年,正式确立这个全国性的节日。
同时,她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讲,和社区人士会面商讨,建议社区尽早组织展开庆祝活动。
而且,她建议,活动不仅仅是我们亚裔社区内部庆祝,而是把我们的文化,我们在加拿大的历史,介绍给所有人,是整个加拿大社区一起来庆祝。
她对加广记者说,自己那时还年轻,常常是一天跑两个城市,做两场演讲。
经过了二十年,亚裔文化月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从最早的蒙特利尔、温哥华,逐步扩展到中部、东部的PEI等许多大城市。
我希望,有一天,整个加拿大能自然地认为,亚裔也是加拿大人。我最希望,没有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这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我不知道,但我们一定不能放弃。

2002年5月,参议员利德蕙签署文件,确定每年的五月为加拿大“亚裔文化月”。
照片:Radio-Canada / Photo courtesy of Vivienne Poy
谈到新冠疫情开始以来,亚裔遭受的歧视或是仇视,她显得有些沉重。
我其实并不感到惊讶。你要知道,种族主义者在加拿大的人数其实很少,但加拿大依然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平常日子,这些都被掩饰得很好。但一有机会,比如这次的武汉出现新冠病毒,他们就会跳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继续努力,向加拿大解释,无论是亚裔还是其他族裔,我们都是加拿大人,都为社会做出贡献,希望彼此友好相处。
此外,她还认为,亚裔社区一定要团结,不能任人羞辱。
而加拿大政府应该做的是,进一步普及教育和增加社会意识,比如让学生了解历史 —— 不仅仅是针对华裔的歧视历史,还有对待原住民,都需要在课本中中呈现。
她同时还建议,加拿大应该设立一个种族歧视委员会
。
加拿大已经设立了人权委员会
,但这几年,出现了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发现原住民寄宿学校的黑暗历史、以及近两年针对亚裔的歧视等,都说明,加拿大需要一个种族歧视委员会,来专门处理与种族歧视相关事务。

今年4月21日,利德蕙女士在多伦多大学女性联合会的午餐会上发言。
照片:Radio-Canada / Photo courtesy of Vivienne Poy
关于利德蕙女士:
1942年5月出生于香港。
1959年,利德蕙来到加拿大,就读于麦吉尔大学。
毕业后,她成立了自己的时装公司,是位成功的商人、慈善家。
1999年,前总理克里田任命她为加拿大参议员,成为加拿大第一位亚裔参议员。
她于2003年,取得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博士。2006年,她还获得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她也是第一位出任多伦多大学校监的华裔。
她曾经出版多部著作,主题包括了描述利氏家族香港发展,关于自己的父亲利铭泽,以及华裔移民女性的《通向应许之地》等。
利德蕙的祖父是港英政府时期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家族企业
创办人。
她在麦吉尔大学读书时,遇到了自己的丈夫、著名整容外科医生伍卫权。两人有三个儿子。
而武卫权的妹妹就是加拿大第一位亚裔总督伍冰枝。

利德蕙女士的历史学博士论文研究华裔女性移民,并出版了专著《通往应许之地》(2013)
照片:Radio-Canada / Vivienne Poy /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勤奋与专注今年迈入80岁的利德蕙给年轻人的忠告是:成功需要勤奋与专注。
首先,我觉得努力工作会带来幸运。或许我给人的印象是很幸运,但实际上,我这一辈子是非常努力的,我不怕辛苦,我是工作起来停不下来的人,无论做家务或者做公务,我都非常享受。比如,我的三个孩子都是我亲自带大的,没有请保姆。再有,对社区的关注、希望为社区做事的愿望,似乎是在我的DNA里的。而也正是因为我愿意为社区做事,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参议员。
再有,就是需要专注。利德蕙认为,你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后,100%为目标努力。她年轻的时候学习时装设计,但她始终对历史感兴趣。在担任参议员期间,她坚持在周末从渥太华飞到多伦多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经过几年努力,得到了历史学的博士学位。
那段日子,我是没有周末,没有假日的。我就是个非常坚持目标的人,我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实现,不会放弃。
2012年,从参议员岗位上退下来的利德蕙,着手把自己博士论文发展为一本历史研究专著,书名就是《通往应许之地》(2013年出版),讲述华裔女性移民加拿大的历程。
在加拿大史学界,这样的题材并不多见。目前,它已经成为一些大学的参考阅读书目。

利德蕙女士以自己的父亲与祖父为主角的利氏家族历史,于2011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照片:Radio-Canada / Vivienne Poy
三个词来形容自已
记者希望她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个性,她想了想说,善良(kindness)、固执(stubbornness),和勤力(Hardworking)。
我记得小时候,有个保姆为我看手相,她说,你的手是四方形的,是男人的手,你一辈子都要工作的。果然被她说中了,但我是一点也不介意的。
父亲的影响
采访中,利德蕙很自然谈起自己的父亲、实业家慈善家利铭泽。她说,父亲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
我父亲是个非常勤力的人,这点上我很像我爸爸。他每天很早就起来,陪我们吃早餐,送我们上学,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他非常喜欢帮助别人,记挂着社区。我的家境算是很好的,但我父亲从来不喜欢出风头,我也是这样 —— 我呢,喜欢漂亮衣服,我父亲是连这一点也不喜欢,他总是开一部很小的普通的车。这些都是小事,但这些言传身教影响了我很多。
她尤其记得,父亲曾对她说,有钱是不重要的,但有了钱可以帮助别人,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