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社会
- 移民
【专访】Wil:因抗议遭警察毒打;依然记挂香港 |香港人在加拿大系列之四

今年二十岁的Wil,移民加拿大两年,但心里一直记挂着香港。
照片:summited by Wil
香港人组织需要一个目标。
Wil今年二十岁,家住在多伦多。去年高中毕业后,他决定休学一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在教会和社区服务机构参与帮助香港新移民的工作。
九月份,他将进入大学,选择主修医疗放射学。
本周,他接受加广中文台记者的采访,谈起自己在香港的经历,数次需要停顿。
我的状态一般,需要休息,尝试根治内在的问题。
事件令我重新思考人生
2019年夏天,当时还只有17岁的Wil和几位同学参加了一次抗议活动。
但是,警察突然出现,包围了他们,随即开始挥动警棍。
直到现在,我对那个场面的记忆还是碎片式的,无法复原所有的细节,一切发生的太快了。警察用警棍打我们,我的头被打破,流了血,手指骨折,在医院住了三个星期 —— 做了手术,主要是治疗骨折。我们当时完全没有想到,活动本身是和平的,我们也没有穿着黑衣。
Wil是那次事件受伤最严重的学生之一。
身上的伤痕或许容易治愈,但事件在他心理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至今无法完全消除。
比如,他有恐慌发作(惊恐症)的症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人会感觉疲劳。
而且,当时,父母决定移民加拿大,也给他内心带来了影响 —— 他放不下香港,并不愿离开。
在香港,他看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医生,一度需要服药。
2019年底,他一家抵达加拿大。他一直处在恢复阶段,在继续看心理医生。
事件令我重新思考我的人生目标,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经历了绝望和非常艰难的时刻,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认真的思考。我觉得,我想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能够倾听别人的诉说,给他们带来安慰的人。
包括在选择大学学科的时候,他的目标也锁定医学或是和医学健康相关的学科,他喜欢这些学科,同时,可以帮助他达成自己目标。
殴打事件发生,警方没有立即对他们进行处理。
但在Wil 一家移民九个月之后,警方通知,要所有涉及那次事件的人回警察署报道,重新进行控告。
因为人在加拿大,他逃过了遭指控和审讯。但他的朋友们,包括一位曾经在他受伤时帮助过他的师兄
,却遭到逮捕。

在温哥华支持香港人抗议活动中,有人展示高举加拿大国旗的香港自由女神迷你塑像。
照片:La Presse canadienne / DARRYL DYCK
记挂香港
Wil还清楚记得,自己决定要参与香港民主抗议的那一刻。
我那时正准备公开试。具体的事件是,有一次在电视新闻上,我看到警察包围了抗议者,大规模逮捕,而当中,包括我的一位师兄。那一刻,我觉得,无论如何,我需要站出来,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两年之后,人在加拿大的Wil对香港的记挂依旧。
我猜想是因为我离开时年纪太小,还没有感受香港压力的一面,留恋理想中的香港,留恋以前的状态。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重回香港,用不同的角度了解香港,观察香港人,这是我的愿望,但不知道这个愿望是否可以实现。
Wil说,自己对社会事务的兴趣来自父亲。他小的时候,父亲就会带他去了解和认识社会与政府。而且,他父亲本身非常关注香港变化,也有自己对政治的看法。
所以,他参与抗议活动,父母虽然很担心,却也一直支持他。
那段时间,父母亲会反复叮嘱他,要注意安全,无论去哪里,随时报平安。而有时候,父亲也会加入抗议。
香港人团结
加广香港人在加拿大
系列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在加拿大的香港人,尤其是因国安法实施而移民的年轻人,需要一个自己的组织,把背景相似、目标一致的年轻人团结起来,相互帮助。
Wil也认为这样一个机构非常必要。
他引用心理学家Bruce Tuckman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需要四个步骤:形成(forming),碰撞(storming),规范(norming),以及 行动(performing)。
他的观察是,目前,加拿大香港人组织基础还非常薄弱,也比较混乱,比如,老华侨和年轻人目标就不一致。
我觉得,香港人机构目前还处在‘形成阶段’。我们可以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去做,都还没有形成共识,需要一些时间。
在过去两年,加拿大香港人组织最成功的就是不断游说政府,出台新政策,为香港人提供便捷移民加拿大的渠道。
去年,加拿大联邦移民部出台了救生艇计划
。
我觉得加拿大政府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救生艇计划帮到很多人。如果说有什么建议的话,我希望接下来,加拿大可以设立一些渠道,帮助那些现在被关进监狱,或正受到政治迫害的人,让他们也有机会离开,得到新生活。我无法想象,如果继续留在香港,他们如何生活下去。

香港双层巴士,来自“乜记”instagram频道。
照片:Radio-Canada / Mud Kee
移民加拿大是最好的选择
有统计显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不足两年的时间里,香港净移出的人口达到了32万。
而最新的民调显示,四分之一香港人计划移民,其中,非民主派希望离开香港的比例上升。
现在回头看,Wil觉得,和家人移民加拿大是最好的选择。
来到加拿大后,他花了一段时间适应中学生活,尤其是在英文听力方面。而加拿大为他提供了更自由安静的环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觉得,(多伦多与香港)最大的不同就是社会风气吧。香港是比较功力和物质的,比如,人们读书很少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是为了名利或是金钱,来满足虚荣心,或是父母的期待。但在加拿大,很多人读书单纯是因为喜欢某个科目,是一种热情,或者是为了回馈社会。我倒不是说,香港没有这样的人,而是说,香港的主流对于个人的评价是基于金钱和名利。
这两年,Wil也有了新的朋友。他说,依然是和香港来的朋友相处时间比较多,希望上了大学之后,可以交到更多不同背景的朋友。